上海不“封城”抗疫,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文|庄志明律师
上海如今的疫情,众所周知;上海至今不“封城”,也是众所周知。
舆论上基本都在抨击上海不“封城”,好像上海一“封城”就万事大吉似的。但上海始终“固执己见”,坚持着自己的做法。
今天上午,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提及上海的防控:上海采用重点区域+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的。
在谈到舆论层面上的“封城”压力问题,吴凡说,网上有人建议,下定决心封上3、5天,封上一周不行吗?吴凡说,确实不行,因为上海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还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重要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她举例,如果这个城市停下来,东海上就会多出很多漂在海上的国际货轮,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全部上海市民应该有这样的大局观,上海城市的精神和特质是认真,仔细!
吴院长所谓上海“封城”的“全球影响”的说法,我不敢苟同。上海“封城”有影响这是肯定的,但断没到少你不行的程度。上海真的“封城”也不会出现心惊肉跳、地球不跳的结果。
但平心而论,此番与日俱增的上海疫情让“上海老大哥”们的头稍稍低了一点,从此装逼有点难,这倒是很性感的事实。
我不同意吴凡关于“封城”的说辞,但并不代表我支持上海“封城”,相反我赞成上海不“封城”的做法。
实际上吴凡的这段话反映了上海不“封城”的原因:“上海采用重点区域+非重点区域,核酸检测+抗原自检的方式,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的。”
网上对上海“封城”的说法(呼吁)一直存在,前几天国务院督察组到上海,网上传言,“国务院督查组到上海后,上海拟出台大动作,将封城7天”。其后官方辟谣,“封城”传言不属实。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派出督查组到上海督查工作,上海曾表示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督查组的指导和支持下,进一步从严从紧、从细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后来就是新一轮的筛查采用分类、分层网格化的筛查,网格化推进的筛查。分两类: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用的方式是“核酸检测+抗原自我检测”的组合。可见,上海的“从严”并非必须选择“封城”。
比如上海的网络大V“风的节奏吹”今天在家坐等抗原检测。上海人都按照上海防控指挥部门的部署行动起来,抗疫就有了前行力和必胜力。
疫情和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家关注度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抗疫是一个专业活,决不能因为网络关注度高,讨论量大,抗疫就成一个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万事通”活,好像每个人都可以指导抗疫似的。
抗疫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思维,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对待上海这样超大型的城市必须探索出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疫情防控特点的新路,而不是以“一招鲜、吃遍天”的套路搞防疫。
从这个角度来说,上海现在的防疫之路其实是“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极具风险和挑战的披荆斩棘之路,用吴凡的话就是“这是上海目前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可以说也是被逼出来的。”新冠病毒到底和人类“陪伴”多久,目前说不清,那就必须作好和新冠病毒打持久战的准备。
既然和新冠病毒打持久战,病毒动辄来袭的情况在所难免,那全民皆兵的“封城”抗疫模式就很难可持续复制和维系,必须探索新路子,想出新方法,调整新策略。病毒在变,抗疫的方式方法也要变。
人类历史几千年,如果都安于现状,维持固有的生产生活模式,那现在我们手里捧着的不是手机,而是竹简。
先进的技术总是探索出来的,探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没有轻轻松松、一帆风顺的成功,每个人都应认识到这一点。
去年西安的疫情,网上纷纷声讨西安:上海的成功在那里,抄作业都不会?今天上海的疫情在这里,网上又来声讨上海:深圳、西安的成功在这里,炒作业都不会?
笔者向来认为抄作业的思想是搞不好抗疫的,因为情形各不相同,抄别人作业是抄不起来的。如果城市管理靠抄作业,那用几台机器人便可管理城市了。
新冠病毒都在一代代变异,求变求新,推陈出新,而不是简单抄作业,你让抗疫炒作业怎么抄?抗疫的大是大非上问题上有抄作业思想的,那真的连病毒不如了。
上海当下的抗疫,是在为上海,为无数的城市和无数的人们去探路,她去探路,我们应该鼓励支持。探成功了,我们总结经验,学习之;探失败了,我们总结教训,避免之。这样不香吗?
探索,你可以不探,但不要嘲笑和阻止别人去探索。人类社会就是在探索中前行的。
读法言法语,请点击关注最上方蓝字“法之剑”
庄志明律师(微信号lmz8848)提醒,本文欢迎转发、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